电视节目《华夏文旅》选题表

2025-03-28 14:18 栏目组事业部

2001089648.jpg


        一、选题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旅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华夏大地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以及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华夏文旅》节目旨在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全方位展示各地文旅魅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同时为文旅从业者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然而,在文旅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和谐音符,如游客遭遇不公待遇、黑导游违规操作等问题,亟待曝光与解决,以净化文旅市场环境,保障游客权益。


       二、选题方向

       (一)旅游景点宣传推广


        1. 选题名称:《寻秘华夏胜景》

       - 选题概述:深入探访华夏各地具有独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底蕴或民俗风情的知名旅游景点以及小众宝藏地。从景点的形成起源、特色景观、游玩攻略、背后故事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呈现,让观众足不出户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 内容规划:

        - 每期聚焦一个旅游景点,开篇以震撼的航拍镜头展示景点全貌,引发观众兴趣。

       - 邀请当地导游、历史学家或民俗专家作为嘉宾,现场讲解景点的历史变迁,如介绍长城的修筑历史、不同朝代的功能演变;讲解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传承、传统建筑风格特色。

       - 跟随镜头,实地体验景点内的核心游玩项目,像在张家界玻璃栈道上感受心跳,在桂林漓江乘坐竹筏欣赏山水画卷,并分享游玩技巧与注意事项。

       - 采访游客,收集他们的真实游玩感受与难忘经历,增强节目的互动性与可信度。

       - 结尾设置“下期预告”环节,展示下一期景点的精彩预告片段,吸引观众持续关注。

       2. 选题名称:《四季华夏,别样风情》

       - 选题概述:以季节为主线,展现同一旅游景点在不同季节的独特魅力,打破观众对景点的单一印象,为游客提供全年全时段的出行参考。

        - 内容规划:

        - 选取四季特色鲜明的景点,如黄山、九寨沟等。开篇点明本期景点及当季特色主题,如春季黄山的花海奇观。

        - 通过对比不同季节的航拍画面、实地景观拍摄,展现景点的季节变化之美,像秋季九寨沟斑斓多彩的彩林与冬季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 深入介绍每个季节特有的游玩活动,春天黄山的赏花路线、夏天九寨沟避暑的清凉体验、秋天的红叶摄影之旅、冬天的冰雪节庆活动等。

        - 结合当季气候特点,提供实用的旅行穿搭、装备建议,以及当地特色美食推荐,春天品尝黄山春笋,冬天来一碗九寨沟热气腾腾的牦牛肉汤锅。


       (二)文旅活动策划合办

        1. 选题名称:《狂欢在华夏,文旅节庆大赏》

       - 选题概述:聚焦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文旅节庆活动,从活动筹备、现场盛况、文化内涵到游客参与体验等方面进行深度报道,同时为活动主办方与潜在合作伙伴牵线搭桥,助力活动影响力扩大。

      - 内容规划:

        - 提前预告即将举办的热门文旅节庆,如傣族泼水节、哈尔滨冰雪节等,介绍活动背景、历史渊源与本年度亮点策划。

       - 在节庆活动举办期间,派遣多路记者深入现场,全方位记录狂欢盛况,包括盛大的开幕式表演、特色民俗巡游、主题展览展示等环节,用生动的画面展现现场热烈氛围。

       - 采访活动主办方,了解活动筹备过程中的艰辛与创新之处,分享组织大型文旅活动的经验。

       - 随机采访游客,捕捉他们沉浸在节庆欢乐中的精彩瞬间,听取游客对活动的评价与建议。

       - 节目尾声设置“合作邀约”板块,为有意向参与下一届活动策划、赞助、宣传推广等合作的企业或个人提供联系方式,促进文旅活动商业合作落地。


       2. 选题名称:《创意文旅,潮玩华夏》

       - 选题概述:挖掘各地具有创新性、潮流感的文旅活动,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文旅新玩法,激发文旅行业创意灵感,吸引年轻一代游客群体。

       - 内容规划:

       - 搜罗全国范围内以科技、艺术、音乐、电竞等潮流元素赋能的文旅活动,如西安的“古城灯光音乐节”、成都的“数字文创艺术展”等。

       - 深入活动现场,展示前沿科技如 VR 沉浸式体验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游客戴上 VR 眼镜穿越回古代长安,感受历史繁华;或是介绍艺术展中现代艺术手法对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新诠释。

       - 采访活动策划人,讲述创意构思过程,如何精准定位年轻受众喜好,将潮流与本土文化完美结合,打造独一无二的文旅体验。

       - 邀请网红、KOL 参与活动并分享感受,借助他们的社交媒体影响力,扩大活动传播范围,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 节目结尾设置“互动话题”,鼓励观众线上分享自己期待的文旅新玩法,增强观众参与感。


       (三)文旅康养投资建设

       1. 选题名称:《筑梦华夏康养地》

       - 选题概述:关注各地文旅康养产业的投资热点与建设项目,剖析项目规划、市场前景、投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 内容规划:

        - 开篇介绍当前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趋势,政策利好背景,引出本期聚焦的康养投资建设项目,如海南某滨海康养度假区。

        - 邀请项目负责人做客节目,详细阐述项目整体规划,包括功能分区(疗养区、休闲运动区、文化体验区等)、配套设施建设(高端医疗中心、温泉浴场、养生餐厅等),通过沙盘演示、3D 效果图展示等直观呈现项目蓝图。

       - 分析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交通区位等优势,结合大数据分析当地旅游客源市场、康养需求,展望项目未来盈利空间与市场竞争力。

       - 实地探访项目施工现场,展示工程进度,采访建筑工人、工程师,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与攻克情况。

       - 节目最后设置“投资咨询热线”与“线上答疑平台”,方便投资者进一步了解项目详情,解答投资疑惑。


       2. 选题名称:《康养新探索,华夏模式》

       - 选题概述: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文旅康养模式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对比分析不同模式在华夏大地的适应性与创新发展路径,为文旅康养从业者提供借鉴思路。

      - 内容规划:

        - 选取瑞士高山康养、日本温泉康养、泰国滨海康养等国际知名模式,以及国内如浙江莫干山民宿康养、贵州生态康养等特色模式作为案例研究对象。

       - 详细介绍各案例的起源背景、运营模式、核心服务内容,瑞士如何依托阿尔卑斯山优质空气与高山运动资源打造高端康养体系;日本温泉康养小镇如何围绕温泉文化,整合医疗、餐饮、住宿形成全产业链服务。

       - 邀请国内外文旅康养专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这些模式在华夏落地生根所需的本土化调整,如结合中国传统中医养生理念融入康养服务,依据各地不同气候、地貌优化项目选址与设施建设。

       - 走访国内借鉴国际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康养项目,实地调研其运营状况,采访消费者反馈,验证模式创新实践成果。 - 节目结尾梳理不同模式的关键要点与创新启示,以图表形式呈现,方便观众留存参考。


       (四)城市歌曲文旅影视策划发行

       1. 选题名称:《唱响华夏城市乐章》

       - 选题概述:以城市歌曲为切入点,挖掘歌曲背后的城市故事、文旅特色,通过音乐与画面的融合展现城市魅力,同时助力城市歌曲的创作、推广与传唱,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 内容规划:

       - 每期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歌曲,如《成都》《济南济南》等,开篇播放歌曲音乐视频片段,瞬间抓住观众听觉与视觉。

       - 邀请歌曲创作者走进节目,讲述创作灵感来源,是源于成都宽窄巷子的悠闲生活,还是济南大明湖的湖光山色,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与对城市情感的倾注。

       - 跟随镜头,依据歌词所描绘场景,实地探访城市标志性景点、美食街区、人文地标,像沿着《成都》里的玉林路,寻找小酒馆,品尝串串香,展现城市烟火气;镜头切换至济南,泛舟大明湖,登千佛山,感受泉城古韵。

        - 组织市民、游客街头采访,大家一起合唱城市歌曲,收集他们对歌曲与城市的印象感悟,营造全民传唱氛围。

       - 节目结尾发起“城市歌曲征集令”,鼓励更多音乐人、创作者为心仪城市谱写乐章,推动城市歌曲文化繁荣发展。


       2. 选题名称:《光影华夏,文旅新视界》

        - 选题概述:聚焦文旅题材影视作品的策划、拍摄与发行,介绍优秀作品如何展现华夏文旅风情,解读影视对文旅产业的带动效应,探索影视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 内容规划:

       - 追踪热门文旅影视作品的拍摄幕后,如电影《芳华》取景地云南蒙自碧色寨的拍摄趣事,电视剧《琅琊榜》中横店影视城的场景搭建还原过程,采访导演、演员,分享拍摄体验与对取景地文旅印象。

       - 剖析影视作品中蕴含的文旅元素,从剧情、画面、服饰、道具等多角度解读如何展现地域文化特色,《长安十二时辰》里精美的唐装、长安城的图布局对西安文旅的宣传推广作用。

       - 邀请影视行业专家、文旅产业学者共同探讨影视与文旅融合的商业模式,影视作品播出后如何带动取景地旅游热度飙升,当地如何借助影视流量实现文旅产业升级,像乌镇因世界互联网大会与众多影视作品声名远扬,旅游收入逐年攀升。

       - 展望未来文旅影视发展趋势,介绍新兴技术如虚拟拍摄、AI 辅助创作在文旅影视中的应用前景,以及跨地区、跨国界的文旅影视合作机遇。

        - 节目尾声推荐近期即将上映或筹备中的文旅影视作品,发布先导预告片花,引发观众期待。

       (五)文旅投诉、黑导游曝光

        1. 选题名称:《守护文旅净土——投诉与曝光》

       - 选题概述:聚焦游客在文旅消费过程中的投诉热点,深度调查黑导游、不合理收费、强制购物等违规乱象,通过曝光不良行为,引起社会关注,推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维护文旅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 内容规划:

       - 设立“文旅投诉热线”与线上投诉平台,广泛收集游客近期遭遇的问题案例,筛选典型投诉进行深入报道。开篇展示投诉人提供的现场视频、照片等证据,还原事件经过,如游客在某景区被黑导游强制带去高价购物点,耽误游玩时间且遭受言语威胁。

       - 记者迅速介入调查,实地走访涉事景区、旅行社,采访相关负责人,了解他们对投诉事件的解释与处理态度。对于敷衍塞责、拒不整改的单位进行重点追踪。

       - 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执法行动,全程记录执法过程,展示对违规导游的惩处措施,吊销导游证、罚款等,以及对涉事企业的整顿要求,停业整顿、限期整改等。

       - 邀请法律专家做客节目,解读文旅相关法律法规,告知游客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依法维权,包括保留证据、投诉渠道、索赔流程等知识普及。

       - 节目结尾设置“游客满意度回访”环节,跟进之前投诉游客后续感受,展示市场整治成果,同时鼓励观众持续监督文旅市场,发现问题及时举报。


       2. 选题名称:《防坑指南,畅游华夏》

       - 选题概述:基于大量文旅投诉案例分析,总结游客在出行前、旅途中容易陷入的陷阱误区,为观众提供实用的防坑攻略,提升游客自我保护意识,助力游客顺利开启美好文旅之旅。

       - 内容规划: - 梳理常见的旅游陷阱类型,如低价团背后的隐形消费、网络虚假旅游宣传、景区周边黑车宰客等。开篇以情景短剧形式重现典型陷阱场景,让观众有直观感受。

       - 针对每种陷阱,详细讲解识别方法与防范措施,查看旅行社资质、对比网络口碑评价、提前了解景区正规交通方式等实用技巧。结合案例分析,告知观众一旦不慎陷入陷阱,如何冷静应对,减少损失。

       - 邀请资深旅行者、旅游达人分享自己的防坑经验,从行前准备、行程安排、与当地人沟通等多个环节给出贴心建议,如在国外旅行时学习几句常用当地语言,避免因沟通不畅产生误解。

       - 制作“防坑手册”电子资料,观众通过扫描节目二维码即可获取,方便随时查阅。节目结尾设置“互动问答”,解答观众关于旅游防坑的疑问,增强观众参与感。


       三、预期效果

       1.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选题呈现,让观众深入了解华夏文旅资源、产业动态,激发观众出行欲望,促进旅游消费增长,助力文旅市场复苏繁荣。

       2. 为文旅行业从业者搭建一个展示、交流、合作的专业平台,吸引更多资本、人才涌入文旅领域,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升级。

       3. 借助文旅投诉、黑导游曝光等选题,切实维护游客权益,净化文旅市场环境,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树立《华夏文旅》作为文旅行业权威电视媒体的公正、负责形象,成为观众获取文旅信息、行业人士洞察产业风向的首选渠道。


        四、播出安排

       1. 播出平台:[具体电视频道名称],同时在网络视频平台[如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同步播出,实现多屏覆盖,扩大受众范围。

       2. 播出时段:每周[X]晚[X]点 - [X]点黄金时段首播,周末白天安排重播,方便不同观众群体观看。

       3. 节目时长:每集约 60 分钟,既能保证内容深度,又契合观众观看习惯。


       五、制作团队

       1. 制片人:[姓名],具有多年文旅节目制作经验,熟悉行业资源,负责节目整体策划、统筹与运营管理。

       2. 导演组:由多名资深电视导演组成,分别负责不同选题方向的拍摄指导、剪辑把控,确保节目画面质量与叙事节奏。

       3. 记者团队:分布在全国各大文旅热点地区,负责实地采访、素材收集,第一时间获取最新鲜的文旅资讯。

       4. 专家顾问团:邀请文旅行业专家、学者、资深从业者组成,为节目选题策划、内容审核提供专业指导,确保节目专业性与权威性。

       5. 后期制作团队:包括剪辑师、特效师、配音师等,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节目进行后期包装,打造精美视听效果。


       六、经费预算

       1. 拍摄设备租赁与耗材费用:[X]元,涵盖摄像机、无人机、稳定器、录音设备等租赁,以及存储卡、电池等耗材采购。

       2. 人员劳务费用:[X]元,支付制片人、导演、记者、摄像、后期制作、专家顾问等人员薪酬。

       3. 差旅交通费用:[X]元,用于团队外出拍摄、采访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差旅开支。

       4. 节目推广费用:[X]元,包括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广告投放、合作洽谈等费用,提升节目知名度与影响力。

       5. 其他费用:[X]元,用于场地租赁、道具制作、版权购买等杂项开支。

       总预算:[X]元